聚融E在线教育平台
  • 下载APP
    扫码下载官方APP
    -更好体验在线学习、练习、考试-
    下载APP
  •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聚融e讯 金融时事 国内 中国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比较及启示

中国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比较及启示

发表于:2017-09-08   阅读数:2680

摘要

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票据业务迈入场内交易的新时代,我国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市场基础建设早于票据市场,发展至今已然相对成熟。未来随着票据外延至融资性范畴,票据和债券越来越相似,但票据因其具有独特的兼具无因性、支付和信用功能的特点,类货币功能将得到强化;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大市场有一定的交叉和相似性,但不同点也显而易见,未来票据市场发展潜力大于债券市场。

一、票据和债券的基本概念

(一)、票据的基本概念

1、票据的概念和分类

广义的票据泛指商业上的各种单据,包括狭义的票据以及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狭义的票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所定义的票据,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它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票据市场上所说的票据是指商业汇票范畴,是指由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目前票据已发展成为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交易功能于一体的信用工具。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按存在的形式不同,分为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本文所说的票据是指商业汇票。

2、票据的特点和作用

票据有如下特点:一是有价凭证,指票据因其票面标注一定金额而具有其价值;二是设权凭证,指票据的权利义务因其设立而产生;三是要式凭证,指票据必须具备规定的形成和内容,并以精确、可靠、完整的文字表达而有效;四是文义凭证,指票据权利和其他事项均与票面上记载的文字为准,不受其他的影响;五是无因凭证,指票据在流转过程中票据债务人自其票据行为完成之时起,即对善意持票人承担支付款项的责任。

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票据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作用有:一是支付作用,在商业贸易中,票据和现金一样可以用作付款;二是结算作用,企业间债券债务的抵充,一般可以用票据来结算;三是信用作用,票据就是基于承兑人的信用而开立并流转的,加上背书制度的丰富,增加了债务人的信用;四是融资作用,持票企业和银行可以通过贴现、转帖现、回购及再贴现融入资金;五是投资作用,投资人可以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买入票据或票据衍生品作为短期投资。

(二)、债券的基本概念

1、债券的概念和分类

债券最常见的一个定义: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向债券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最主要的分类有:按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含中央政府债券、中央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按形态分类不同,可分为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和记账式债券;按募集方式不同,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本文所说的债券就是《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的债券,涵盖上述定义和分类。

2、债券的特点和作用

从投资的角度看,债券有如下特点:一是安全性,债券的收益与发行者的盈利状况没有直接关系,风险要小于股票;不仅如此,投资国债比银行存款风险还小,投资企业债券安全性要稍微差一点,但风险仍是比较小的;二是收益性,投资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获得购买价格和到期本金之间的差额收益;三是流动性,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债券还是企业债券,一般都有比较活跃的交易市场;四是偿还性,债券的还本付息期限是固定的,投资者持有债券后,就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收取收回本金和利息。

债券的作用主要有:一是融资作用,能够补充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连接融资端和投资端;二是平衡财政收支作用,债券的发行款计入预算收入,还本付息则是债务负担;三是风险分散作用,国债组合同时保持较高收益和较低风险;四是促进资源配置效率作用,债券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将稀缺资本资源优化配置;五是金融创新作用,创新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提供资本化和直接化融资渠道。

二、票据和债券的比较分析

(一)、票据和债券的共同点

1、都是一种有价证券,都具有一定的收益性。票据和债券均是具有一定价格和代表某种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即有价证券。票据有面额标注,经贴现、出售或其他处置会产生一定的资金流入收益;债券投资收益最基本的部分是利息收入,且买卖债券时由于价格的变化还可能得到资本收益。

2、都是一种信用工具,都是远期偿还概念。票据和债券均具有信用功能,票据是因自身信用或他人信用开立,付款人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债券是在资金融通时证明债权的合法凭证,到一定期限后就要偿还。

3、都具有流动性,有较好的流通市场支撑。票据和债券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票据通过背书、贴现、转帖现很容易在市场上流动;债券在证券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都可以高效的流动。

4、都是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金融产品。票据和债券一般是拥有较好的信用而签发或发行的,常被看做是流动性又高,风险低,收益低的金融产品。

(二)票据和债券的不同点

1、从发行主体上看,票据的发行主体主要是公司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除了公司和企业外,还有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2、从产品生命期限看,票据主要短期,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而债券期限短则一年内,长则30多年,甚至永久。

3、从持有风险上看,国债风险几乎为零,其他政府债券风险一般也比金融债券风险小,金融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相当;虽然公司、企业债券和商业承兑汇票风险相当,但因债券发行更加严格,一般认为债券风险低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持有风险。

4、到期还本付息上看,债券除贴现债券外,一般都明确了收益率,债券持有人在债券持有到期时,获得债券面额本金和债券利息;票据则是在获得时从票面金额中扣除利息收入,持有者到期只获得票面金额。

5、支付结算功能上看,票据除了和债券一样有信用功能外,还可以视同现金在贸易链上进行支付和结算,债券则不具备支付结算功能。

三、 中国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基本情况

我国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各自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壮大成熟,在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中创新发展,呈现出各自的鲜明特征,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基本情况

1、票据市场的概念

票据市场是指票据的签发、贴现、转帖现、回购、再贴现和流转交易的场所,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一级市场主要是完成票据的签发、贴现业务,一般在各商业银行(含财务公司)业务平台进行,它为二级市场提供基础票源;二级市场是票据或票据衍生品在市场参与者间的转贴现、再贴现、回购和投资等交易的场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于128日正式开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建设的集登记托管、交易、清算、信息一体化的专业化票据交易所,开启我国票据市场场内交易新时代,目前该交易平台不涉及票据签发和票据直贴业务,属票据二级市场。在此之前,我国的票据二级市场是一个OTC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规则制度,主要交易是通过私下协商一对一完成的。

2、票据市场的总体规模和运行情况

1)、票据市场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2016年我国票据承兑余额和承兑发生量分别为9.0万亿元和18.1万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6.6倍和13.1倍;同期,金融机构累计贴现84.5万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45.1倍,相当于当年货币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票据贴现)的10.8%2016年末票据贴现余额5.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5.15%2016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增长较快,电子商业汇票累计承兑8.58万亿元,累计贴现(含转贴现)54.9万亿元,电子商业汇票在票据整体承兑和贴现业务中的比重已达到65%

2)、票据市场的运行情况

新世纪以来,票据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机构累计票据承兑量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7.5%逐级提高至2015年的32%,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2016年受票据市场风险事件影响回落至24.33%。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是票据市场运行的转折年,主要标志有三个,一是票据风险案件集中爆发和出清,二是央行发文强力推动电票业务发展,三是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开业运行。

3、票据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票据市场是我国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实体经济和资金市场,对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作用重大,同时又是我国货币工具的运用平台之一。

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来看,一是通过票据一级市场,增加了社会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总量,企业无论是自己签发、或是利用其他机构信用签发、或是将手上持有的票据贴现,都是其获得资金的成熟管道;而且在票据市场融资门槛低,能有效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二是通过票据二级市场充分高效的竞价交易和再贴现,也能有效降低企业贴现的成本,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贵”问题。三是在经济贸易链中,票据特别是商业承兑汇票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贸易的快速达成和高效运行,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对金融机构的作用来看,一是通过票据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高效的获得大量短期低风险资产,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二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业务经营模式难以开展之际,通过票据产品链的创新应用,可以为其获得更多综合性收入。三是央行通过票据市场可以更积极主动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和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范围,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从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看,一方面通过票据市场上的历史交易数据的分析,可以推动对开票企业信用状况的研究、评估和评价,促进对企业征信体系的完善,进而促进企业资产证券化和商业信用票据化,从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发达的票据交易市场反过来会激励企业注重商业信用的建立,促进企业信用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是反映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看,票据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看,一是票据交易市场数据的获得,可以为央行及监管部门实时、有效地判断市场资金流向、利率变化等真实状况,有利于央行及时有效评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二是央行可以通过票据再贴现手段实施货币政策,通过控制再贴现总量、价格、行业、种类以及对象等要素定向、定量投放货币引导市场,大大提升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发展。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基本情况

1、债券市场的基本概念

债券市场是债券发行和买卖交易的场所,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也叫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的市场,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是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目前,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由三部分组成,即银行间交易市场、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其中银行间市场是绝对的发行和交易主场所。不同类别的债券一般在不同市场发行和交易,国债主要是在柜台交易市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及交易;金融债券目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及交易;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主要是在证券交易所和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及交易。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采取审批制或注册制,公司债券的发行采取核准制,引进发审委制度和保荐制度。

2、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和运行情况

1)、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根据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2016年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规模达36.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2.2万亿元;20161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63.7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56.3万亿元;银行间市场信用拆借、回购交易成交总量697.2万亿元。2016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132.2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现券累计成交127万亿元,交易所现券累计成交5.1万亿元。从交易品种看,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政府债券现券交易累计成交14.6万亿元,占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的11.5%;金融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现券交易分别累计成交77.6万亿元和34.5万亿元,占比分别为61.1%27.2%

2)债券市场的运行情况

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开始,中国债券市场在曲折中前行,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新世纪以来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市场创新不断涌现,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活跃度稳步提升,制度框架也逐步完善。历年相关数据如下:

3、债券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对实体经济(含中小企业)的作用。和票据市场类似,债券市场连接融资端和投资端,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或企业债券的方式使实体经济获得资金。此外,中小企业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发行高收益债券来获得资金, 用“高风险”匹配“高收益”,解决低信用等级企业融资问题。

2)、对金融机构(含央行)的作用。一方面,大量债券的发行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优质可配置的资产,优化了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另一方面 ,债券市场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成本基础,发达的债券市场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市场化的利率期限结构,揭示资金在各个期限的机会成本,没有利率期限结构的数据,许多金融商品将因为无法定价而难以开发。

3)、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一是发达的债券市场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便利;二是当商业银行遇到流动性困难时,可以将手中持有债券向中央银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节经济中货币供给量;三是发达的债券市场能够顺利将投资者和融资者连接在一起,满足市场参与各方利益,有利于货币政策实现最终目标。

4)、对资本市场的作用。债券市场的发达,对我国资本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补充和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分散资本市场的风险,人们可以通过高风险的股票和低风险的企业债券,国债的组合,降低资产风险,同时保持较高收益;二是可以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资本性资金,如发展企业债券,不仅有利于补充企业的准资本金,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而且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利率市场化、降低金融运作成本和运作风险提供金融工具。

四、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一) 、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共同点

1、重叠于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资金交易市场,其特点是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小、可控性强。票据市场的融资期限通常较短,是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的融资期限有长有短,如短期政府债券是一国政府部门为满足短期资金需求而发行的一种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务凭证,也可以说,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也属于货币市场的一部分,所以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在货币市场有重叠。

2、同为企业实体的融资工具。票据从起源上就是企业实体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身或他人的信用,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中来替代即期现金支付,本质上获得了资金融通;另外,持票企业也可以将票据拿到商业银行进行贴现以获得资金融通。债券是一种企业直接融资工具,企业实体通过发行债券来获取资金能够有效减少融资成本;另外,债券是一种非常灵活方便的债务融资工具,融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需要,就利率、债券期限、担保设置、发行方式等条件与发行承销机构谈判决定,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

3、市场参与主体范畴类似。票据一级市场参与主体是企业、票据中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券一级市场参与主体是各类债券发行者(政府、金融机构、公司等)、中介机构、各类社会投资者(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票据二级市场主要交易主体是央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2016年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正式明确自201691日起,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外、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的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直接加入电票系统)代理加入电票系统,开展电票转贴现(含买断式、回购式)、提示付款等规定业务,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都可以参与票据市场交易,因此总体上说两大市场参与主体范畴类似。

4、影响市场的因素相同。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都受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其中包括利率、准备金率等因素,且这些因素对两个市场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当货币政策偏紧、基准利率升高时,票据与债券的价格会上升;相反地,票据与债券的价格会下降。从微观角度而言,资金价格的高低也同时影响票据与债券价格的高低,资金价格是票据与债券定价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市场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资金价格的基础。

(二)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不同点

1、对服务实体经济上,票据市场功能强于债券市场

在服务实体经济上,票据市场功能强于债券市场。一是强在企业进入票据市场门槛低,中小企业都可以参与;债券市场则一般是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等参与较多,这类企业一般要求盈利能力较好、报表优良。二是强在企业在票据市场上的融资成本更低,虽然企业在票据市场中的贴现利率和债券市场中的发行利率有时较为接近,但企业如通过自己信用开立或他人信用开立商业汇票,并直接背书的方式支付应付账款,则融资成本更低;债券则除了支付利息外,还需支付中介机构高昂的服务费。三是强在可以参与实体经济的贸易结算,票据本身是源于贸易的,加之票据法赋予票据的背书法律效力,其把贸易和二级市场票据交易牢牢结合在一起,这个是债券所不具备的。四是强在央行可以直接通过再贴现交易,直接定向强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债券市场该项功能不明显。

2、在货币政策传导上,票据市场较债券市场更有效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可以在两个市场中得以实施,但票据市场更有效。一是央行可以直接通过票据再贴现手段实施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再贴现总量、价格、行业、种类以及对象等要素定向、定量投放货币、引导市场;而在债券市场上货币政策传导方式主要通过调节再贴现总量来实现。二是票据市场大大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通过票据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效益,增加企业融资总量,改善金融服务手段,加快传导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增强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而在债券市场上货币政策有效性偏低,对实体经济的整体影响力较弱。三是票据市场上货币政策传导的速度较快,而债券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来对利率政策进行“消化”,当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实行市场化,合理的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也没有生成,利率变动对银行间债券指数的影响时滞较长,导致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不畅通。

3、在交易透明高效上,债券市场优于票据市场

交易透明度是指市场向投资者和监管者等提供与价格相关的信息能力和程度,主要包括交易前信息和交易后信息。在交易透明高效上,债券市场优于票据市场,一是优在债券市场已形成了成熟的全国统一的债券交易平台,如可在沪深证券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市场、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交易市场;而票据市场尚未形成完善的全国统一票据交易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虽然已经成立,但目前交易规模较小。二是优在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拥有交易系统、支付系统、登记托管结算系统;而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还处加速建设阶段,各参与主体还需一定的适应和磨合时间。三是优在“债券通”的上线,允许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市场交易在岸债券,而不要求开设在岸账户,所以相对于票据市场来说更加开放。四是优在债券市场透明度较高,中介机构经营规范;而票据市场信息不透明,中介市场呈现地下经营的民间中介与地方相关部门批准或工商登记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的中介并存的局面,资质良莠不齐,部分票据中介经营不规范,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风险隐患。

4、在基础信用建设上,债券市场较票据市场完善

当前,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是以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基础的,债券的发行量、发行方式、投资者对发行人信用质量的关注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市场对信用评级的需求。

企业作为票据市场的筹资主体,其信用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制约着票据融资的可能性和效率;同时票据业务的创新致使其有可能脱离真实的商品交易并独立存在,这加大了票据市场的风险,市场主体及理性投资者想要规避风险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我国目前缺乏能在全国范围内被普遍公认的权威资信评估机构对票据进行评级,致使票据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的广泛可接受性大打折扣。

5、在市场交易方式上,债券市场较票据市场丰富

我国目前的票据二级市场主要交易的方式有票据买卖断、票据正逆回购、票据再贴现、票据收益权转让,以及不被监管认可的“双买”。债券市场经过多年场内交易的不断完善,交易方式基本都是在线实时,甚至在证券交易所内,债券买卖和股票的买卖差不多,有委托买卖、执行委托书、清算交割、垫付价款等,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较票据市场较丰富。基于此,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之后,场内交易方式参照债券交易方式进行了规范和优化,但还应结合票据的特点不断创新交易方式。

6、从中介机构参与程度上,债券市场较票据市场规范和活跃

在中介机构的发展上,两大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是我国票据中介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2012年就更新了《中介服务规则》,对债券市场中介机构行为进行规范,细化并明确了中介机构的业务规范、行为规范以及相关职责。二是票据中介行为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管;而债券市场除了《中介服务规则》中对中介机构有自律处分内容,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和建设,如《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规则》对中介机构都一定的规范管理等。三是部分票据中介行为缺乏法律认可;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是债券发行和流动的必要条件,它遵循诚实、守信、独立、勤勉、尽责的原则,保证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20125月,经当地工商部门批准,上海成立了国内首家持有票据中介经营范围的金融服务公司。此后,浙江、安徽、湖北等地相继成立了持票中介机构,票据中介开始走向合法经营。但由于票据市场中介机构合法化较晚,票据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规范和活跃上较弱。

五、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比较启示

(一)、进一步发挥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进一步发挥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当前就是要千方百计的完善票据市场,一是尽快培育和发展更多市场参与主体,加快推进非银机构的上线、甚至合格国外机构,类型更丰富的参与主体带来分层更加明显的风险偏好,有利于降低票据一级市场企业签发、承兑门槛,有助于低信用等级高收益票据如商业承兑汇票等在二级市场的流转,这对于解决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高新企业等实体经济主体融资难问题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二是加快推进电票和纸票的融合,当前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上线运营标志着纸票电子化的顺利实施,未来要加快电票系统的接入,使纸票和电票融合,扩大票据市场的活力;三是加快推进票据业务创新,如票据资管、票据理财、票据衍生品等要尽快出台相关制度规范,使之名正言顺,同时通过票据产品创新,将市场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高新企业、节能环保及三农等企业;四是未来还可以把广义的票据,如福费廷等也可在上海票据交易所上线交易,开发企业直贴端口,使服务实体经济更直接、精准。

(二)、进一步提升票据再贴现在票据市场的运用

当前,票据再贴现都是通过商业银行和央行线下沟通、操作完成的,服务中小企业、传导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且不利于数据统计和管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票据再贴现在票据市场的运用,一是加快建设统一的线上再贴现平台,建议上海票据交易所尽快在其平台上开放再贴现端口,让上线机构在线操作再贴现业务,央行作为核心参与者可以快捷的筛选符合政策要求的票据,以透明化的操作方式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二是提高再贴现融资额度,建议将再贴现余额对贴现余额的占比控制在10%左右;当前我国再贴现余额保持在1000-1300亿左右,对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相对于5万亿的票据贴现余额,占比不足3%,比例严重偏小。三是适度放宽再贴现办理条件,建议将再贴现单张票据的面额限制适当上调,将贴现企业须为省内企业放开至贴现企业或开票企业须为省内企业;目前再贴现对单张票据金额、贴现日和贴现企业都有要求,从开票到贴现再到再贴现,能真正符合再贴现政策要求的票据不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单张票面有逐步加大的趋势。四是优化再贴现业务的办理流程,目前,再贴现业务的办理包括额度申请、纸质材料报审和业务操作,这过程少则一两天,多则一周,效率相对较低。五是灵活调节再贴现融资利率,再贴现利率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的要求,市场资金的灵活快速调节。

(三)、加快建设我国票据商业信用评级基础建设

信用评级是国家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迅猛,而关乎交易标的我国票据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尚未起步,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在此背景下,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并在平台数据支持的基础上开展票据评级,对于建立健康有序的票据交易环境至关重要。一是确立票据信用评级原则和数据来源,以全面性、特色性、差异性、过程性为原则进行票据信用评级;开展票据评级所依赖的数据主要应是上海票交所平台信息以及与平台对接的外围系统;二是设立票据信用评级方法,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设定票据信用评级方法体系,采用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确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票据评级对象包括出票人、承兑主体以及票据专项;三是主体的评级结果可在票据交易中单独使用,并进行票据跟踪评级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延续及时效性;四是在评级产品的提供方式上,票据评级以线下评级操作为主,线上提供评级结果和评级报告的查询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的制度和规则建设

成熟的市场,一定要有一套切合市场的制度和规则,并使之被市场广泛了解和认同。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制度和规则建设,尽管如此较之债券,我们还需不断的完善基础建设工作。一是完善票据交易操作规则,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上线推广,市场参与者通过交易所系统进行票据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及获取信息,通过业务实践,不断梳理业务流程,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以规范询价、报价、成交及登记、托管、清算、无纸化托收等业务操作行为。二是完善上海票交所会员管理制度,随着同业业务不断创新,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系统参与者的身份与要求也日益彰显,针对各类会员,应完善相应管理制度,规范会员在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相关业务活动,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票据监管制度,目前,我国实行的是2004年修订的《票据法》,针对电票业务和当下创新型业务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和业务界定,应当尽快完善票据相关法律法规,为规范票据业务提供制度保障;随着票据外延至融资性范畴,应放宽对商业汇票的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审核。

(五)、大力发展电子商业汇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当前国内产能过剩导致应收账款增长,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速远高于GDP增速,意味着当前国民经济中产能过剩现象仍很严重。企业杠杆率不断放大,货币投放增加实体经济债务成本,即存贷利差。货币周转速度减缓,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货币供应量的短缺,而在于巨额货币在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中被沉淀下来,减缓流通速度,降低货币使用效率。

在此背景下,多用票据、少发货币可作为有效对策,缓解当下经济困境。央行应将M2增幅下调至10%以内,尽快缩小存贷利差。借助电票系统具有信用约束环境和票交所大数据优势,发展商业信用,大力推广电票应用。以多用票据,少发货币的创新理念,引导企业广泛运用电子商业汇票,盘活企业应收账款,加速货币资金周转,才能从根本上真正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问题。发展电子商业汇票是货币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商业汇票具有支付工具和信用工具的综合功能,以上下游关系密切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为重点,作为应收、应付款工具,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使用电票。进一步普及电票账户,推广电票直接支付功能,从而实现零成本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同城票据网

采编人:蒋露茜  审核人:孙升

阅读更多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总共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