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风险抵补能力加强 不良贷款率与上季末持平
2017年8月14日,银监会发布2017年二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数据显示,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季末持平。此外,累计实现净利润增速有所回升,但是平均资产利润率和平均资本利润率出现“双降”。
在“郭氏新政”真正发力的二季度,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56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季末持平。
从五级贷款分类具体看来,正常类贷款占比从94.49%上升到94.62%;关注类贷款占比则从3.77%下降到3.64%;不良贷款中的次级类贷款占比持平,为0.7%;不良贷款中的可疑类贷款率环比微升0.02个百分点到0.79%;不良贷款中损失类贷款率环比微降0.01%,为0.26%。
银监会表示,二季度风险抵补能力继续加强,季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2898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47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77.2%,较上季末下降1.5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0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根据对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新闻通稿的词频统计,风险和监管是最为高频的词汇,分别出现了31次和28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近期防控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监管是中央的主要议题之一,这也是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上升的背后原因。
但是从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来看,数据并不是很理想,在一季度各家银行公布的季报中,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已基本逼近监管红线150%,预计在接下来的央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中会持续承压。
另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9703亿元,同比增长7.92%,较上季末上升3.31个百分点。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速回升,但是2017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04%,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4.48%,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
对于银行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早年间一家国有大行的董事长就表示过,净息差降一个百分点,从当年的2.5%降到1.5%,这家银行就会亏钱,而现在看来,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已经到了1.7%左右,“这侵蚀了银行的净利润,不少银行实际贷款不良率是15%以上,再加上净息差的问题,最后利润增长只能达到5%,很少有银行达到10%。”
净息差下降,再加上监管层严查表外理财和同业业务,二季度平均资产利润率和平均资本利润率出现“双降”。
据监管数据,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负债总额为224.9万亿元,同比也增长了11.5%。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采编人:蒋露茜 审核人: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