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融E在线教育平台
  • 下载APP
    扫码下载官方APP
    -更好体验在线学习、练习、考试-
    下载APP
  •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聚融e讯 金融时事 国内 新的变化趋势下如何推进票据市场的发展

新的变化趋势下如何推进票据市场的发展

发表于:2017-06-29   阅读数:977

2016年是票据市场的转折年,主要标志有三个,一是票据风险案件集中爆发和出清,二是央行发文强力推动电票业务发展,三是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开业运行。2017年是票据市场的过渡年,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以纸票为主的市场向以电票为主的市场过渡,其次是以场外交易为主向场内交易为主过渡,第三是由分散交易向集中交易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

一、监管变化。监管文件密集发布,涉及内容广泛,标准更细更严,部分传统业务模式受到质疑。

“334”系列监管文件中,对票据业务的监管重点由去年主要防范外部风险转向对商业银行内部合规风险的关注,并对“卖断+回购”、“双买断”、“非标投资”等业务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存在转移规模、调节报表、资金空转等违规行为,要求票据业务回归本源。同时,在电子票据快速发展和全国统一票据平台已经运行的条件下,监管部门再次强调票据业务集中专营。

二、市场变化。票据利率随着资金市场利率快速拉升,承兑余额逐月减少,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

2017年与2015年的市场走势正好相反,2015年市场利率从年初5.0%以上逐次下降至年底的3.0%左右,而今年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降杠杆、防风险”强监管的背景下,票据利率中枢持续上行,从年初的3.0%左右拉升至5.0%以上,与此同时,全国承兑余额从年初9.0万亿持续下降至5月份的8.4万亿左右。商业银行票据部门要面对2016年转移过来的大量低息资产,无论是持票生息模式,还是周转交易或期限错配模式,盈利空间都非常有限,部分时段甚至出现亏损,票据业务经营压力相对增加。

三、风险变化。电票与票交所时代,外部风险和操作风险逐步降低,票据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方法发生变化。

2016年票据风险的集中爆发和检查整顿,票据市场重新洗牌,不法及不良中介被淘汰出场,加上电票比例快速上升和票交所运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内涵和方法的变化。一是场外向场内过渡和分散向集中过渡时期,交易人员的操作风险以及新系统、新流程蕴藏的风险成为操作风险的重点,二是票交所引入信用主体的概念,交易对手准入、同业授信扣减、不同信用主体定价等都要认真研究。三是经营市场风险更为重要,量化的、精细化的、科学的利率风险计量、监测和管理方法将成为票据业务盈利的重要法宝。

四、人员变化。电子票据、交易平台、信息公开等变化促使交易的集中化和专业化,票据业务人员面临转型。

票据交易电子化、集中化、专业化的趋势不仅可以提升业务效率,重要的是能提升经营效益,随着票据交易的逐步集中,纸票时代交易人员满天飞的局面将不再出现,票据交易精英也将逐步集中到总行层面,分支机构票据部门交易人员和操作人员面临转岗,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也面临转型,部门合并和领导兼职现象将逐步增加。但这不表明票据市场由盛转衰,而是规范统一票据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阵痛,也是为票据市场新一轮繁荣发展聚集能量。

新的变化趋势下如何推动票据市场发展,目前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统一明晰的监管标准。

充分发挥上海票交所政策研讨和信息传导作用,疏通商业银行向监管部门建言通道,共同促使央行和银监会统一对票据业务的监管口径和标准,消除不同地区间执行的差异,维持票据市场交易的正常运行,推动票据市场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投研一体化的交易体系。

转贴现业务集中交易是必然趋势,电票快速发展甚至为直贴业务的集中交易提供了条件,因此必须加强研究人员和交易人员的能力培养和能力融合,实现研究、交易、操作一体化,充分挖掘票据要素的差异化价值,如承兑行、贴现行、保证增信行、期限、金额等,提升票据交易能力、交易效率和盈利水平。

三是建立流程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改变现阶段票据流程分散经营模式,实现对票据行为全流程一体化经营管理。即从企业融资服务方案开始,到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投资、再贴现等环节都交由票据专营部门统筹管理,根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来设计企业票据融资模式,全面考虑授信额度使用、承兑保证金比例、承兑手续费率、贴现方式、贴现利率,以及票据卖出价差收益或投资收益,进行合理且市场化的定价。企业支付合理成本,银行获得综合收益,形成银企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效增加票据市场供应量。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阅读更多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总共有(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