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妈制假币寄售全国 被抓时正实验做百元假钞
8月6日,在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一处僻静路段,一名60岁左右的妇女手拿数份包裹,小心翼翼地从一民宅走出,这时,埋伏在胡同外的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抓获。
随后,民警在该妇女住所内搜出大量假币,包括5元面值成品假币2123张、10元面值成品假币585张、20元面值成品假币800余张,共计3万余元。此外,还缴获了制造假币的彩色喷墨复印机、银线压印机、印花模板、打印纸和各类化学物品。
隐藏太深 警方分赴八省市锁定“真身”
2017年2月,汪清县公安局经侦大队通过情报得知,汪清县内一名自称“杨宏”的女子持有假币并多次邮寄假币,数额较大。
案件迅速引起警方重视,经侦查人员调查,2017年1月1日至1月10日,“杨宏”多次用大客车捎包裹到汪清县内各快递公司,用快递形式将假币邮寄给多人。但由于“杨宏”为假名字,线索有限,警方未能及时锁定嫌疑人。
警方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民警通过县内各快递公司的邮寄凭证,组织警力赶赴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南、广东、安徽等八个省市查找在“杨宏”处购买假币的人员,通过侦查,这个“杨宏”终于现出了真身。
8月6日,汪清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在天桥岭镇将犯罪嫌疑人季某抓获。可当民警进入某季居住的房屋时,不免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屋内弥漫着化学药剂和油印气味,打印机还在印刷着人民币图案,各种印花模板、银线压印机、打印纸摆放一地,房间内散落着5元、10元、20元假币连体的纸币……季某被捕后,很快招认了在其居所后院的狗窝及仓房的木耳菌袋内还藏有大量假币成品。
不劳而获 潜心实验制假币成功
据季某交代,她年轻的时候没正当工作,靠家里祖传的配方,给人看过皮肤病,勉强挣点钱糊口。后来,丈夫和她离婚,彻底断了生活来源,她身体不好,还要承担两个孩子抚养费,并偿还欠下的外债,被逼无奈下,想干点“来钱快”的活儿。
2016年的一天,季某在一打印社打印照片时,发现复印机复印效果特别好,就突发奇想,如果能用彩色复印机印出假币,那不就发财了吗?于是,季某买来一台彩色复印机,挑选了好的A4纸,就在家里“研制”假币。
“人们对5元、10元这种小额假币戒心小,制造的假币更容易花出去。”季某表示,她最初开始研制的是5元、10元假币。
据季某交代,她先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印出假币,但是颜色总是跟真币有差别,于是,她一遍遍地反复调试,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研制成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之后,她又开始研制伪造10元人民币的防伪标记,鼓捣了半年,第一张10元假币终于制造成功,这让季某欣喜若狂。
以假乱真 亲自花出去不少假币
10元假币单从印刷效果来看,防伪印花和银线俱在,确实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但是由于印刷出的假币纸张是普通A4纸,根本没有真币那种粗糙挺实的手感,细心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是假币,眼看着胜利在望,让季某不甘就此前功尽弃,她又开始琢磨起来。
凭借当过几年“赤脚医生”懂得几分药理的经历,在多次调整并总结失败教训后,季某用白乳胶及几种常见的化学药剂,竟将10元假币的手感做得更加逼真。
手握假币,季某不敢在家附近消费,她乘车来到附近乡镇的集市,先用一张10元假币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让她没想到的是,商贩对这假币并没细看,很快收进了口袋。见自己造的假币很成功,季某的胆子就更大了起来。
随后,季某开始大量制造5元、10元假币,她经常揣着假币到外地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或者夜市购买几元钱的物品,把假币花出去,换回真钱。
野心膨胀 向全国快递出售假币
贪欲侵蚀着季某,她的野心逐渐膨胀,她又开始制造面值20元的假币,当20元假币制造成功后,她已经不满足自己花假币换真币的速度。便开始利用微信和QQ,向外发布出售假币的信息。
据季某供认,她一般是以100—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外出售1000元小额假币,利用快递向全国购买假币的人发货,她交代假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共销售假币10000余元,非法获利3000余元。她清楚制造假币是犯罪的行为,可是经不起不劳而获在家印钱的快感,所以“改头换面”不用真名,不主动邮寄快递,以躲避公安机关打击。
前不久,季某又开始计划制造100元的假币,可她刚刚打印出第一张面值100元的假钞,正准备调试颜色时,就被警方抓获了。
截止目前,季某已被刑事拘留,参与购买假币的人员正在被逐一核实。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
采编人:阮华玲 审核人:孙升